江时学:驳斥“中国使拉美出现‘去工业化’”(上)
作者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经济驱动力,因此,工业化可以被认为是经济现代化。换言之,今天的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的“产品”,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化。
“去工业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既然工业化就是现代化,那么“非工业化”就是有害的,因为它对不利于扩大投资,不利于增加就业,不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去工业化”有时也可以成为那些业已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追求的产业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去工业化”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巴西
例如,日本在实现工业化后,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等一系列新现象的巨大压力,因此,日本希望通过“去工业化”,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服务业,改善社会生活基础设施,治理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生态环境污染。
由此可见,日本的“去工业化”是一种主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当然,发展中国家尚未走完工业化道路,因此,“去工业化”确实是一种不良现象。
国外学术界对“去工业化”有多种多样的定义,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工业产值(或制造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下降,或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在全国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在下降,或工业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的减少。
“去工业化”的动因或根源何在?国际上的研究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与第三产业(或产业政策)有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从更多的工业制成品转向更多的服务。这一转变既体现了经济活动和资源的重组,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与服务业(第三产业)息息相关的所谓“去工业化”,其影响未必是负面的。
巴西
二是与技术进步有关。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亦即较少的劳动力能产出同样数量的GDP。而且,技术进步还能降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这样一种“去工业化”似乎同样是无可非议的。
三是与劳动力成本有关。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差距很大,加之许多制造业活动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会将某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或服务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这种被称为“外包”(Outsourcing)的产业转移也会导致前者出现所谓“产业空心化”,从而加剧“去工业化”。
四是与“荷兰病”有关。有些国家在自然资源禀赋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比较优势。在不当的产业政策指导下,这样的国家不必大力发展工业,只要通过出口自然资源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出口收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出口收入容易提升本国货币的币值,使工业制成品出口面临不利的条件,从而遭遇“荷兰病”的打击。
五是与竞争力有关。有些国家的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较弱,既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他国同类产品竞争,也无法在国内市场上抵御同类产品。其结果是,本国工业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陷入“去工业化”的困境。
墨西哥
在理论上,“去工业化”应该是在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但在现实中,正在追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似乎同样会遭遇“去工业化”趋势。美国学者达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将此称作“不成熟的去工业化”,即在实现工业化之前就已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他认为,这是一种“令人困惑”的现象。
拉美国家是否出现了“去工业化”趋势?国际上的一些研究结果给出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那么拉美为什么会遭遇“去工业化”?(未完待续)
(原文载《人民论坛》2020年7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