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至13日,由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去殖民化与全球南方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成功举行。包括代表主办方参会的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秘书长、《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刘维广和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在内的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学者济济一堂,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还吸引了来自不同科研院校和专业的30多名师生前来旁听。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长刚
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长刚主持。他在致辞中首先对过往殖民主义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随后介绍了远道而来的欧、亚、非、拉各大洲的学者,并对他们以及来自国内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到访上海大学参加本次会议表示热烈欢迎。郭教授指出,新时代以来,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三大全球倡议”等重要理念,为国际去殖民化进程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新的合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各方可以共同努力,进一步肃清新、旧殖民主义的流毒。
本次会议由首尾两组主旨演讲和五个主题讨论单元组成。开幕式结束之后,在上海大学的夏婷婷博士、江时学教授的主持下,五位专家发表了第一组主旨演讲。委内瑞拉前总统国际关系主任、委内瑞拉前驻尼加拉瓜大使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斯坦(Sergio Rodríguez Gelfenstein)认为,殖民主义国家在殖民活动中获得的中心地位本该在20世纪中叶就消除,但如今殖民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讲师弗朗西索科·卡巴洛(Francisco Carballo)博士指出,非殖民化选择是拉丁美洲对全球社会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他运用依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工具,考察了拉丁美洲对殖民主义的独特理解。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豪尔赫·埃尔鲍姆(Jorge Elbaum)以马尔维纳斯群岛为例,解析了拉丁美洲所发生的不同形式、不同组织的殖民类型。复旦大学黄洋教授从古代史的角度分析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殖民扩张。复旦大学殷之光教授以“什么是发展”的问题引入,并指出欧洲国家的形成是扩张驱动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上给广大亚非拉地区带来了霸权和不平等。
委内瑞拉前总统国际关系主任、委内瑞拉前驻尼加拉瓜大使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斯坦
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秘书长、《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主任刘维广
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
复旦大学黄洋教授
复旦大学殷之光教授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豪尔赫·埃尔鲍姆教授
南开大学韩琦教授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洛伦佐·维拉切尼教授
主旨演讲之后的会议由五个主题讨论单元组成,分别由上海大学的杨晨副教授、谢晓啸博士、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卡巴洛博士、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的哈立德·蒂纳斯蒂博士和中国拉美学会副秘书长刘维广主持。讨论的议题分别为“非洲的去殖民化及其后世生命”、“亚洲和大洋洲的殖民主义、反殖民运动及其遗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与去殖民化的历史”、“心灵的去殖民化”和“去殖民化的理论与实践”。
最后,在上海大学刘义教授的主持下,两位专家做了总结性主旨演讲。南开大学的韩琦教授提出,加勒比地区前殖民地的非殖民化进程具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也面临相似的挑战。去殖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对传统理论进行深入的反思。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洛伦佐·维拉切尼(Lorenzo Veracini)教授则指出,殖民主义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去殖民化必须紧随殖民主义之后。
闭幕式中,郭长刚教授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成果丰富,令人印象深刻。他特别提到,就在上个月,美国总统拜登在亚利桑那州参加原住民社区活动时,为美国政府强迫原住民儿童进入寄宿学校向美洲原住民正式道歉,说明美国的去殖民化仍然是未竟的事业。郭长刚教授最后表示,希望本次会议的接力棒能够继续传递下去,今后能有机会与参会嘉宾再次相见。
去殖民主义运动不仅仅是反抗殖民者的斗争,更是对人类文明形态的重新建构,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和包容的方向发展。“文章合为时而著”,本次会议的举行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供稿:衣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