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首届上海-海法中东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19-10-18     浏览次数:


首届上海-海法中东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10月17日,在上海大学国际部的支持下、由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和以色列海法大学艾泽里伊朗和波斯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东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海法大学的索利·沙哈尔教授、爱度·采克维兹博士、伊兰·西格尔博士,和上海大学的刘义教授、图鲁·凯斯金教授、黄薇博士、杨晨博士等参加了会议,并就中东研究的相关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此次会议还吸引了许多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积极参加。

在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国际部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刘义教授向在场人士介绍了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教职人员,并对海法大学的来宾致以热烈欢迎。上海大学早在2007年就召开了关于犹太大屠杀的学术工作坊,并多年来一直支持到以色列的游学项目。2018年,上海大学和海法大学的校领导进行互访,并签署了学生交换协议。

开幕式后,海法大学艾泽里研究中心主任索利·沙哈尔教授首先给在场的师生做了精彩的报告。他分析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自1979年至今的外交政策特点,介绍了伊朗外交的主要官方和民间机构,特别是其在伊斯兰教的理想主义和国际政治的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接着,海法大学艾泽里研究中心研究员、耶兹列谷学院中东研究项目主任爱度·采克维兹博士分析了哈马斯在2017年新通过的政策文件,并同其1988年的宪章进行了对比。采克维兹博士指出,哈马斯的新政策文件反映了其从军事关注到政治利益的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其根本立场的变化。哈马斯仍旧持坚定的反以色列、反犹太立场,在巴以问题上持不妥协的态度,反对两个国家的解决办法。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晨博士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以色列是中东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但双方直到1992年才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50年的朝鲜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随后的巴以冲突中,中国则因为不干预的外交原则、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大力支持、中国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同情等,双方关系一直迟迟不前。然而,犹太人与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联系,包括开封犹太人的传奇、二战期间上海对犹太难民的保护等。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对中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重要地位也是以色列需要寻求的重要政治支持。

下午,海法大学的伊兰·西格尔博士分析了商人群体在海湾国家的重要作用。西格尔博士指出了海湾国家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包括部落首领-统治者、教士-统治者、商人-统治者的精英阶层。先知穆罕默德本身的商人角色也给这种社会结构以合法性。另外,西格尔博士还分析了移民对海湾国家的影响,以及在更广阔的印度洋贸易中的关键角色。上海大学黄薇博士以“最后的耶稣会士”贺清泰(Louis Antoine de Poirot,1735-1813)新整理出版的《古新圣经残稿》为例,集中分析了其中对《传道书》中“智慧”问题的译读。这成为了中国和西方、中国和希伯来文化交流的一个特殊例子。刘义博士则以“传回耶路撒冷”运动为例,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问题。

最后,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全球治理中心主任图鲁·凯斯金教授分析了美国外交背景下的中国-以色列关系问题。他特别指出,这一双边关系与中国-土耳其之间的关系一样,主要受制于美国的外交战略。实际上,中国和以色列之间有许多互补性的利益。以色列可以帮助中国发展高科技,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则是以色列亟需的政治支持。而且,随着中国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双方在国际的舞台上有着更多的交往。然而,美国始终担心以色列与中国走得太近,从而不断干涉。这成为了双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数。

闭幕式上,索利·沙哈尔教授就会议内容做了精彩总结。他表示,上海大学和海法大学应当继续展开国际合作,促进学术上的交流,并认为“中国哲学能够带给以色列教育新的发展”。此次上海-海法中东研究工作坊为两所高校的老师提供了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平台,同时也给中外师生带来了拓宽研究视角、交流学术思想的契机,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活动是上海大学国际部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旨在促进我校师生与国际高校在专业上的深度对接,推动我校科研的国际化。因此,在2018年两校确定合作关系后,我校的中东研究团队首先与该校进行了学术上的对接。在工作坊之外,海法大学代表团还与我校国际部和全球问题研究院有几次业务上的交流对接,力争将这一合作落实并推向深入。





上一条:【国际对话】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伊斯兰社会学》主编图鲁·凯斯金教授参加“区域研究国际学者对话”

下一条:【学术讲座】未来十年的新能源、地缘政治和经济之旅


【工作坊】首届上海-海法中东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19-10-18     浏览次数:


首届上海-海法中东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10月17日,在上海大学国际部的支持下、由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和以色列海法大学艾泽里伊朗和波斯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东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海法大学的索利·沙哈尔教授、爱度·采克维兹博士、伊兰·西格尔博士,和上海大学的刘义教授、图鲁·凯斯金教授、黄薇博士、杨晨博士等参加了会议,并就中东研究的相关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此次会议还吸引了许多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积极参加。

在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国际部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刘义教授向在场人士介绍了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教职人员,并对海法大学的来宾致以热烈欢迎。上海大学早在2007年就召开了关于犹太大屠杀的学术工作坊,并多年来一直支持到以色列的游学项目。2018年,上海大学和海法大学的校领导进行互访,并签署了学生交换协议。

开幕式后,海法大学艾泽里研究中心主任索利·沙哈尔教授首先给在场的师生做了精彩的报告。他分析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自1979年至今的外交政策特点,介绍了伊朗外交的主要官方和民间机构,特别是其在伊斯兰教的理想主义和国际政治的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接着,海法大学艾泽里研究中心研究员、耶兹列谷学院中东研究项目主任爱度·采克维兹博士分析了哈马斯在2017年新通过的政策文件,并同其1988年的宪章进行了对比。采克维兹博士指出,哈马斯的新政策文件反映了其从军事关注到政治利益的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其根本立场的变化。哈马斯仍旧持坚定的反以色列、反犹太立场,在巴以问题上持不妥协的态度,反对两个国家的解决办法。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晨博士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以色列是中东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但双方直到1992年才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50年的朝鲜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随后的巴以冲突中,中国则因为不干预的外交原则、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大力支持、中国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同情等,双方关系一直迟迟不前。然而,犹太人与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联系,包括开封犹太人的传奇、二战期间上海对犹太难民的保护等。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对中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重要地位也是以色列需要寻求的重要政治支持。

下午,海法大学的伊兰·西格尔博士分析了商人群体在海湾国家的重要作用。西格尔博士指出了海湾国家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包括部落首领-统治者、教士-统治者、商人-统治者的精英阶层。先知穆罕默德本身的商人角色也给这种社会结构以合法性。另外,西格尔博士还分析了移民对海湾国家的影响,以及在更广阔的印度洋贸易中的关键角色。上海大学黄薇博士以“最后的耶稣会士”贺清泰(Louis Antoine de Poirot,1735-1813)新整理出版的《古新圣经残稿》为例,集中分析了其中对《传道书》中“智慧”问题的译读。这成为了中国和西方、中国和希伯来文化交流的一个特殊例子。刘义博士则以“传回耶路撒冷”运动为例,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问题。

最后,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全球治理中心主任图鲁·凯斯金教授分析了美国外交背景下的中国-以色列关系问题。他特别指出,这一双边关系与中国-土耳其之间的关系一样,主要受制于美国的外交战略。实际上,中国和以色列之间有许多互补性的利益。以色列可以帮助中国发展高科技,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则是以色列亟需的政治支持。而且,随着中国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双方在国际的舞台上有着更多的交往。然而,美国始终担心以色列与中国走得太近,从而不断干涉。这成为了双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数。

闭幕式上,索利·沙哈尔教授就会议内容做了精彩总结。他表示,上海大学和海法大学应当继续展开国际合作,促进学术上的交流,并认为“中国哲学能够带给以色列教育新的发展”。此次上海-海法中东研究工作坊为两所高校的老师提供了交流和分享学术成果的平台,同时也给中外师生带来了拓宽研究视角、交流学术思想的契机,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活动是上海大学国际部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旨在促进我校师生与国际高校在专业上的深度对接,推动我校科研的国际化。因此,在2018年两校确定合作关系后,我校的中东研究团队首先与该校进行了学术上的对接。在工作坊之外,海法大学代表团还与我校国际部和全球问题研究院有几次业务上的交流对接,力争将这一合作落实并推向深入。





上一条:【国际对话】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伊斯兰社会学》主编图鲁·凯斯金教授参加“区域研究国际学者对话”

下一条:【学术讲座】未来十年的新能源、地缘政治和经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