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时代》
王三义 / 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0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继《学问与饭碗》《兴废与进退》之后的历史学文集。书中收录的文章分为五辑,分别是:“西去东来”“‘人物’与人生”“思想与见解”“所谓‘崛起’”“时代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独立的人与其所处的大时代之间的关联的思考,涉及到的内容广泛,主题统一,逻辑严谨。本书书名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演进的看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景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人自立于时代,也穿行于时代。本书兼顾可读性与专业性、思想性,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02
作者简介
王三义,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世界近现代史、帝国兴衰史,著有《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晚期奥斯曼帝国研究(1792-1918)》《帝国之衰》等书。
本书前言
现代社会,知识门类分化太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绝迹,因此,每个人要尽快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至少应找到一小块阵地,先守住,然后图发展。年轻时就抱着高远的目标,在苍茫云雾中幻想,在交叉路口徘徊,在知识和信息的无边海洋中摸索,往往会空耗精力和时间,最后未必有收获。问题在于,常年埋头于一个小小的领域,深度可能是有了,但不知不觉,由博士变成“窄士”了,名为教授,但离开自己研究的领域,一张口就出错,“教授”二字变成笑话了。本人忝列教授行列,细究起来难免惶惑。
成为专家难,要“博学”难于上青天。有人提出,学问的最高境界是: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这样的目标太高了,几乎够不着。记得一位大学历史老师说,他的理想不是成为史学家,而是成为思想家。他说这话的时候,年龄大约四十岁出头。他当时激情满怀,知识面宽,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在学生眼里他很博学,也有思想深度,所以我们对他的豪言一点也不怀疑。26年过去了,他早己经退休,但没听说中国出了一位思想家就是他。20世纪80年代有一对学术夫妻,金观涛和刘青峰,他们从理科跨界到文科,既有思想,又有学问,那时读他们的作品,虽一知半解,但也受到激励,受到感染。他们后来在香港教书和写作二十多年,从香港的大学退休后,受聘于中国台湾的大学,从照片上看,他们当年的卓然丰采早已不见,变成了一位老大爷,一位老太太。偶然翻看金观涛的新书,觉得不难懂,但理解起来也不轻松,当然,无论如何不像当年那么激动。
为什么这个时代难以造就思想家或理论家,好像有人专门写过文章。易中天有个说法:学问家什么时侯都会有,思想家不是哪个时代都有;思想的产生需要时代的呼应,需要共鸣;一个人提出的想法得不到知识界认可和共鸣,这个思想家产生和没产生一样。简言之,理论家、思想家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人努力不努力的问题,关键要看环境和机遇。其实,造就学问家也不容易,真正的学问家数量也不会多。
单从历史这个学科来说,做好实证研究已难能可贵,要产生思想或者理论,概率较小。中国古代有那么多史学家,但仅有刘知几和章学诚钻研史学方法论;西方史学家如云,但仅有柯林伍德、古奇、克罗齐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史学理论家。既然历史是无休止的探寻和查证,似乎无法用理论去指导。笼统地说,史学的理论是总结史学研究的经验而得出的,应该能够指导实践,其实不然,没有哪一位史学家的成果是依赖理论指导而产生的。
如何做研究,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不因外界诱惑太多而动摇,并不是什么理论问题。有一点是明确的:走别人铺好的路,不能解决自己思考的问题,但自己思考的问题,往往因知识储备不够,或因理论素养不够,或因判断力不强、分析能力不够,或因表达能力不强,难以做出像样的成果。对我来说,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在专业学习之余努力去弥补。补着补着,大半辈子过去了,好像还没补齐。只能多读书,多读有思想深度的书。不敢夸口“见贤思齐”,至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在读书和做研究的第一阶段,困惑很多,进展不大,断断续续把困惑和感悟写下来,凑成一本文集(《学问与饭碗》)出版了。在第二阶段,努力写了一些学术论文,出版了两三本书,但又想到,世界史的传播也重要,于是抽空把研究心得或者零星的读书感想写出来,也出版了一本文集(《兴废与进退》)。近两年写的随笔、杂感和小论文,还有三十余篇,话题涉及东西交流、人物评价、个人命运、思想见解、时代变迁等,再结集出版。
书名涉及“个人”“时代”,想表达我多年研究历史的感悟。我的着眼点,一是帝国的兴衰,一是历史人物评析。关于帝国,我了解较深且谈得上研究的只有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不过,我开设《帝国兴衰史》课程可以讲别人的观点,介绍他人的成果。这样,以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为主,向前延伸到波斯帝国,向后延伸到西班牙殖民帝国和大英帝国,足以构成一个系列。关于外国历史人物我较为熟悉的大部分是欧美国家的近现代人物。开设课程选讲和评析历史人物,最大的好处是选择余地大,历史人物那么多,常年讲也讲不完,可以毫不谦虚地告诉学生:每学期的课程内容都不重复。但要讲好每个历史人物谈何容易,必须博览,也必须研究。起初觉得,历史人物是“小题材”而帝国是“大题材”,渐渐发现,帝国虽大,研究“帝国兴衰”并非大事,历史人物虽是个体,但研究和评析历史人物难度不小,因为要涉及一个大时代。无论多么庞大的帝国,最终都灰飞烟灭,成为历史旧迹,帝国兴衰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小”事件。凡是史册上留名的人物,都不是大概率的,无论影响大小、贡献多少,值得记录总有理由,不可小看。帝国因个人的努力甚至牺牲而崛起,因个人的堕落而崩溃;制度和文化是单个人的创造的积累,因个人的坚守和保护而延续,因个人的破坏而扭曲或中断。个人再渺小再卑微,生命之于自己就是全部,故而“大”。个人命运和无数的“个人”的命运,反映“人类”的命运、“时代”的特征,故而更显其“大”。帝国无论多辉煌,衰亡了就是衰亡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必赞叹,不必惋惜,不必苛责,只求了解而已。江山代代无穷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景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使命,人,自立于时代,也穿行于时代。
本文转载于: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公众号
上一条:【学术出版】Sociology of Islam, Volume 7 (2019): Issue 1 (Mar 2019) 下一条:王三义:《帝国之衰: 奥斯曼帝国史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