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时学:“脱钩”概念在被滥用
环球时报 江时学 2020-06-28 01:40
最近十多年,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为了解释或预测这种不确定性, 学界和媒体人士创造了越来越多新词汇,“脱钩”就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一度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发达国家经济“打喷嚏”,发展中国家经济就“感冒”。进入新世纪不久,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即新兴经济体)脱颖而出,似乎正在改变以往与发达国家的相互影响模式。那时,发达国家经济不太景气,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大多能保持较高增长。当时就有人用上了所谓“脱钩”概念,说发达国家经济走下坡路而新兴经济体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意味着双方“脱钩”,不是亦步亦趋了。
不过,这一“脱钩”(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走势分离)持续时间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再次呈现同步下降态势。但“脱钩”一词,却留在了人们记忆中。
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美国转变对华政策,试图在经贸、人文及科技等领域切断或减少与中国联系。这一做法被称之为“脱钩”。这是“脱钩”又一含义,不同于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增长率走势方面的“脱钩”。
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刊发一篇题为“疫情使新兴经济体相互脱钩”的文章,又对新的行为主体用上了“脱钩”概念。新兴经济体为什么要彼此“脱钩”?第一,不同新兴经济体应对疫情的方式及成效大不相同,它们在疫情后面临的经济复苏形势也不尽相同;第二,新兴经济体都面临三大风险(债务违约、财政赤字庞大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但其应对这些风险的方法及成效也不一样。
可见,这里的“脱钩”并不是指新兴经济体之间应该断绝往来或减少合作,而是指其应对不良外部条件的方式方法和成效不同,从而使其在后疫情时代面临不同发展前景。这里的“脱钩”似乎是在预测,疫情将加快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分化。以最大新兴经济体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抗疫成效更加显著,因此它们在使社会和经济恢复正常化方面也走在其他新兴经济体前面,而巴西、墨西哥、印度和南非等复苏可能较慢。
但抗疫表现以及疫情后经济恢复步伐快慢不同,甚至供应链方面的短暂调整,就能被冠以“脱钩”这种典型的单边主义概念吗?更有甚者,因为中国抗疫表现获得普遍认可并且更稳健地开始复产复工,就说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中国在“脱钩”?这显然是对时下再次流行的“脱钩”概念的滥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不容低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更多体现在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体现在作为重要引擎之一,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经济的正面拉动。其结果显然是使各经济体联系越来越紧密了,而不是所谓的“脱钩”。
世界经济发展史早已证明,世界上众多经济体之间经济实力的对比出现此消彼长的走势,是一种正常现象。上世纪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率方面的“脱钩”,现在一些舆论所说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相互“脱钩”,都是一种经济现象,根本不适用于“脱钩”这种显然已被赋予政治含义的词汇。而美国力图强加于中国身上的“脱钩”,是基于“美国优先”原则的政治利己行为,正在对世界格局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会阻碍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步伐。(作者是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