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康拉德:《全球史导论》,陈浩,商务印书馆,2018年9月

创建时间:  2018-12-19     浏览次数:


S.康拉德:《全球史导论》

书目信息

《全球史导论》

作者:S. 康拉德

译者:陈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作者简介

S. 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柏林自由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跨国史和全球史研究,同时具备欧洲史和日本史的学术背景,在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史、记忆与历史书写等议题上均有论著出版。S. 康拉德是史学杂志《过去与现在》(Past & Present)、《历史与社会》(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的编委,德国“全球史丛书”的主编。他最近出版的论文和专著有:《全球史中的启蒙运动——一个历史学批判》(《美国历史评论》2012年第117期)、《德国殖民主义简史》(剑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寻找失落的国度——二战后西德和日本的历史书写》(加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全球史是什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译者简介

陈 浩,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学术兴趣包括突厥学、内亚史和全球史。已在《中亚学刊》(Central Asiatic Journal)、《学术月刊》、《西域研究》、《全球史评论》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内容简介

《全球史导论》对全球史研究进行了总结,该书对1900年以来全球史的流行发展,全球史的批判与范畴,方法,理论与范式,全球史的争议,全球史的对象及实践进行了学理方面的总结与探讨。本书既是研究性著作,也可作为世界史、全球史方向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什么是全球史

概念辨析:世界史、跨过史与全球化的历史

全球史的要素

第二章 世界史的书写史

“普世史的书写”

16—18世纪的世界史群像

19世纪以来的世界史

1945年以后的世界史

第三章 全球史的流行:1990年以来的发展

全球史的研究机构

世界史的形态和类型:跨国史

文明

世界史在东亚

底层在世界史?

第四章 全球史的批判与边界

原则性批判

批判对话中的全球史

第五章 方法、理论与范式

世界体系

后殖民主义研究

网络

多元现代性

第六章 全球史的争议

欧洲中心主义

分期

亚洲还是欧洲?

早起现代性

第七章 全球史的对象

全球商品

海洋史

移民史

帝国史

民族史

环境史

种族史

第八章 全球史实践

珍妮特·L.阿布-卢格霍德

贝利

滨下武志

贾雷德·戴蒙德

瑞贝卡·卡尔

约翰·理查兹

维克特·李博曼

伊里兹·马尼拉

约翰·达尔文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全球史入门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精彩节选

概念辨析:世界史、跨国史与全球化的历史

在学术界,全球史与一系列其它的研究方法存在竞争,后者也反对一种狭隘的民族国家史观。首先想到的是世界史、跨国史和全球化的历史。需要事先说明的是,在个别细节之处,人们不应该纠缠于它们之间学究式的细微差别。这些范式有诸多共同之处:都致力于历史性问题,不受民族国家、帝国或者其它单位的约束。因此,它们不同于在过去150年间形成的多数历史书写范式,因为历史学是与民族国家的建构紧密相连的。下文中会论述这些方法的特殊性,并强调它们与理想的全球史范式的差异,它们在原则上的合力,要时刻被考虑到。

世界史是最早的一个概念,其使用可追溯到19世纪。直至今天,它在许多国家还是一个学科,保持着重要性。它往往用于指代整个世界或者用一种比较的视角来考察一片大区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卫·兰德斯(David Landes)关于过去一千年的历史,一部世界历史明显包含了一种具有比较性的维度。他在书中比较了几个不同的大区域,寻找各自的特点,从而来解释欧洲的崛起。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不仅在兰德斯的书中,在许多其他世界史的叙述中都有体现,实际上并不是这种方法的重点。最新的世界史专著同样适用于比较和互联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做比较,而且还包括互动和交流。

大卫·兰德斯所著《国富国穷》(Wohlstand Und Armut Der Nationen: Warum Die Einen Reich Und Die Anderen Arm Sind),1999年出版。

如果谁觉得世界史的宏观视角还不够,他还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再做一些拓展。由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和荷兰生化学家兼社会史学家弗雷德·斯派尔(Fred Spier)所主张的“大历史”,还没有严格的定义,相比之下,世界史(原则上依赖于书面文献)几乎处于一种微观史学的地步了。克里斯蒂安和斯派尔笔下的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接着是太阳系、地球生物的起源,最后是过去5000年人类的发展,一直讲到21世纪。人类历史本身在这一宏观架构中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丹尼尔·斯迈尔(Daniel Smail)又发明了“深度史”的概念,是“神经历史”的一种,据此他想重构出文化结构如何反作用于心理和神经的机制与模式。其他的学者,例如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强调大陆轴线和气候维度的作用,追溯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征服者具有优越性的根源。最后,环境史和气候史学家将阐释的框架更往前推——绝对是出于世界史的目的。迪佩什·查卡拉巴提指出:“如果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确实是从互相交叠的进程中而来的话,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将它们融汇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来。”

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著《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2004年出版。

弗雷德·斯派尔所著《大历史的结构:从宇宙大爆炸到今》(The Structure of Big History: From the Big Bang until Today),1996年出版。

如果说世界史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一种宏观视角,那么跨国史则是一种明显局限于空间的现象,而对于全球史的概念也能够大有启发。一般意义上讲,跨国史是指把社会放置于跨境互动关系中来研究。社会动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进程的影响?社会越境的边界在哪里?这里关涉的也是一种阐释性概念,而不是一种方法。它带来的是,对迁徙、流通和转型作用的特殊眷顾。与国际关系史不同的是,不仅国家之间的外部关系会被研究,例如外交或者对外贸易,而且要追问的是,外部的力量是如何进入社会并对其施加影响的。于是,一些跨国组织和行为体——例如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和跨国机构,成了研究对象。

在实践中,跨国视角和全球视角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若是吹毛求疵,可以说,跨国史的许多研究都聚焦于两个社会之间的交互进程。这一双向结构导致了它顾不上广延(全球性)的语境。这就是跨境史研究的局限。另外一点批判针对的是该概念与“民族国家”的挂钩。对于许多历史实际领域中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而言,跨境史在分析上缺乏说服力,于是有观点认为,一种跨国的视角似乎没有意义。还有反对的观点称,既然要超越民族国家的概念,为何还要坚持使用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单位呢?这样的一种跨国视角,在民族国家兴起前的早期现代,在名称上是无法使用的。总而言之,即便是在现代,长期以来,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意外的出现——法国,许多人认为是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直到1962年还是一个帝国。“跨国”这个过于狭义的概念,让它变得几乎无法使用。考虑到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国家建构的时间较晚,这给“跨国”概念造成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片面性。有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其它的表述——跨区域、跨地区——来弥补这一概念上的瓶颈。因此,“跨国”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研究对象或者特殊的历史语境(现代民族国家的存在),也应该是一种方法上的表述。它是对传统的民族国家(甚至帝国)格式化研究框架的超越,这就意味着在方法上要要超越核心的内源分析范式。

最后讨论全球化的历史,即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网络化和互联化。自从该概念被经济史学家首次使用之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历史从世界市场的兴起问题变成了历史书写领域内的一个合法学科。大量富有创意的研究使用此概念,并试图把它变得对历史研究充满意义。在这里,地区和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与互动,不仅是背景和语境,更是分析的对象本身。

全球化的概念理论上比较空泛和不明确。它较少对历史变迁的质量提出设问,尚未弄清楚的是,全球化是否是一种根本性历史进程的根源或者后果。还有全球化现象的年代问题还处于争论当中。一些历史学家如布鲁斯·马兹利什(Bruce Mazlish)将全球化与一种当下主义观点联系起来,该现象大约在1970年开始出现,并要求用一种“新全球史”来专门处理这一时段。大多数历史学家则不认为该进程可以追溯到长远的过去。但正如人们对全球化的反复定义一样,全球史的概念并不等同于全球化的历史。全球化的历史,只是全球史议题的一个部分。全球史的范围要更广泛,更不要遵循一种以持续网络化为中心的目的论叙事。

——摘自[德]S. 康拉德著,陈浩译:

《全球史导论》第1章第2节,商务印书馆,2018年。





上一条:【学术出版】江时学教授著《感受拉丁美洲》(第二版)出版

下一条:王三义:《帝国之衰: 奥斯曼帝国史六论》


S.康拉德:《全球史导论》,陈浩,商务印书馆,2018年9月

创建时间:  2018-12-19     浏览次数:


S.康拉德:《全球史导论》

书目信息

《全球史导论》

作者:S. 康拉德

译者:陈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作者简介

S. 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柏林自由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跨国史和全球史研究,同时具备欧洲史和日本史的学术背景,在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史、记忆与历史书写等议题上均有论著出版。S. 康拉德是史学杂志《过去与现在》(Past & Present)、《历史与社会》(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的编委,德国“全球史丛书”的主编。他最近出版的论文和专著有:《全球史中的启蒙运动——一个历史学批判》(《美国历史评论》2012年第117期)、《德国殖民主义简史》(剑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寻找失落的国度——二战后西德和日本的历史书写》(加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全球史是什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译者简介

陈 浩,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学术兴趣包括突厥学、内亚史和全球史。已在《中亚学刊》(Central Asiatic Journal)、《学术月刊》、《西域研究》、《全球史评论》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内容简介

《全球史导论》对全球史研究进行了总结,该书对1900年以来全球史的流行发展,全球史的批判与范畴,方法,理论与范式,全球史的争议,全球史的对象及实践进行了学理方面的总结与探讨。本书既是研究性著作,也可作为世界史、全球史方向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什么是全球史

概念辨析:世界史、跨过史与全球化的历史

全球史的要素

第二章 世界史的书写史

“普世史的书写”

16—18世纪的世界史群像

19世纪以来的世界史

1945年以后的世界史

第三章 全球史的流行:1990年以来的发展

全球史的研究机构

世界史的形态和类型:跨国史

文明

世界史在东亚

底层在世界史?

第四章 全球史的批判与边界

原则性批判

批判对话中的全球史

第五章 方法、理论与范式

世界体系

后殖民主义研究

网络

多元现代性

第六章 全球史的争议

欧洲中心主义

分期

亚洲还是欧洲?

早起现代性

第七章 全球史的对象

全球商品

海洋史

移民史

帝国史

民族史

环境史

种族史

第八章 全球史实践

珍妮特·L.阿布-卢格霍德

贝利

滨下武志

贾雷德·戴蒙德

瑞贝卡·卡尔

约翰·理查兹

维克特·李博曼

伊里兹·马尼拉

约翰·达尔文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全球史入门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精彩节选

概念辨析:世界史、跨国史与全球化的历史

在学术界,全球史与一系列其它的研究方法存在竞争,后者也反对一种狭隘的民族国家史观。首先想到的是世界史、跨国史和全球化的历史。需要事先说明的是,在个别细节之处,人们不应该纠缠于它们之间学究式的细微差别。这些范式有诸多共同之处:都致力于历史性问题,不受民族国家、帝国或者其它单位的约束。因此,它们不同于在过去150年间形成的多数历史书写范式,因为历史学是与民族国家的建构紧密相连的。下文中会论述这些方法的特殊性,并强调它们与理想的全球史范式的差异,它们在原则上的合力,要时刻被考虑到。

世界史是最早的一个概念,其使用可追溯到19世纪。直至今天,它在许多国家还是一个学科,保持着重要性。它往往用于指代整个世界或者用一种比较的视角来考察一片大区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卫·兰德斯(David Landes)关于过去一千年的历史,一部世界历史明显包含了一种具有比较性的维度。他在书中比较了几个不同的大区域,寻找各自的特点,从而来解释欧洲的崛起。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不仅在兰德斯的书中,在许多其他世界史的叙述中都有体现,实际上并不是这种方法的重点。最新的世界史专著同样适用于比较和互联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做比较,而且还包括互动和交流。

大卫·兰德斯所著《国富国穷》(Wohlstand Und Armut Der Nationen: Warum Die Einen Reich Und Die Anderen Arm Sind),1999年出版。

如果谁觉得世界史的宏观视角还不够,他还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再做一些拓展。由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和荷兰生化学家兼社会史学家弗雷德·斯派尔(Fred Spier)所主张的“大历史”,还没有严格的定义,相比之下,世界史(原则上依赖于书面文献)几乎处于一种微观史学的地步了。克里斯蒂安和斯派尔笔下的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接着是太阳系、地球生物的起源,最后是过去5000年人类的发展,一直讲到21世纪。人类历史本身在这一宏观架构中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丹尼尔·斯迈尔(Daniel Smail)又发明了“深度史”的概念,是“神经历史”的一种,据此他想重构出文化结构如何反作用于心理和神经的机制与模式。其他的学者,例如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强调大陆轴线和气候维度的作用,追溯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征服者具有优越性的根源。最后,环境史和气候史学家将阐释的框架更往前推——绝对是出于世界史的目的。迪佩什·查卡拉巴提指出:“如果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确实是从互相交叠的进程中而来的话,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将它们融汇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来。”

大卫·克里斯蒂安所著《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2004年出版。

弗雷德·斯派尔所著《大历史的结构:从宇宙大爆炸到今》(The Structure of Big History: From the Big Bang until Today),1996年出版。

如果说世界史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一种宏观视角,那么跨国史则是一种明显局限于空间的现象,而对于全球史的概念也能够大有启发。一般意义上讲,跨国史是指把社会放置于跨境互动关系中来研究。社会动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进程的影响?社会越境的边界在哪里?这里关涉的也是一种阐释性概念,而不是一种方法。它带来的是,对迁徙、流通和转型作用的特殊眷顾。与国际关系史不同的是,不仅国家之间的外部关系会被研究,例如外交或者对外贸易,而且要追问的是,外部的力量是如何进入社会并对其施加影响的。于是,一些跨国组织和行为体——例如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和跨国机构,成了研究对象。

在实践中,跨国视角和全球视角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若是吹毛求疵,可以说,跨国史的许多研究都聚焦于两个社会之间的交互进程。这一双向结构导致了它顾不上广延(全球性)的语境。这就是跨境史研究的局限。另外一点批判针对的是该概念与“民族国家”的挂钩。对于许多历史实际领域中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而言,跨境史在分析上缺乏说服力,于是有观点认为,一种跨国的视角似乎没有意义。还有反对的观点称,既然要超越民族国家的概念,为何还要坚持使用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单位呢?这样的一种跨国视角,在民族国家兴起前的早期现代,在名称上是无法使用的。总而言之,即便是在现代,长期以来,民族国家也是一个意外的出现——法国,许多人认为是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直到1962年还是一个帝国。“跨国”这个过于狭义的概念,让它变得几乎无法使用。考虑到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国家建构的时间较晚,这给“跨国”概念造成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片面性。有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其它的表述——跨区域、跨地区——来弥补这一概念上的瓶颈。因此,“跨国”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研究对象或者特殊的历史语境(现代民族国家的存在),也应该是一种方法上的表述。它是对传统的民族国家(甚至帝国)格式化研究框架的超越,这就意味着在方法上要要超越核心的内源分析范式。

最后讨论全球化的历史,即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的网络化和互联化。自从该概念被经济史学家首次使用之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历史从世界市场的兴起问题变成了历史书写领域内的一个合法学科。大量富有创意的研究使用此概念,并试图把它变得对历史研究充满意义。在这里,地区和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与互动,不仅是背景和语境,更是分析的对象本身。

全球化的概念理论上比较空泛和不明确。它较少对历史变迁的质量提出设问,尚未弄清楚的是,全球化是否是一种根本性历史进程的根源或者后果。还有全球化现象的年代问题还处于争论当中。一些历史学家如布鲁斯·马兹利什(Bruce Mazlish)将全球化与一种当下主义观点联系起来,该现象大约在1970年开始出现,并要求用一种“新全球史”来专门处理这一时段。大多数历史学家则不认为该进程可以追溯到长远的过去。但正如人们对全球化的反复定义一样,全球史的概念并不等同于全球化的历史。全球化的历史,只是全球史议题的一个部分。全球史的范围要更广泛,更不要遵循一种以持续网络化为中心的目的论叙事。

——摘自[德]S. 康拉德著,陈浩译:

《全球史导论》第1章第2节,商务印书馆,2018年。





上一条:【学术出版】江时学教授著《感受拉丁美洲》(第二版)出版

下一条:王三义:《帝国之衰: 奥斯曼帝国史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