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十年代:全球意识与跨国互通
全球问题研究院
上海大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全球范围内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1968年最具标志性,被视为是改变了世界的一年。这一年在全球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如巴黎的“五月风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芝加哥的骚乱、墨西哥和东京的学生运动等。这些运动既催生了一系列新颖的政治、文化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当时的国际格局。如果说里根和撒切尔等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是对六十代革命理想的直接回应,并且标志着全球资本主义迈向了一个新阶段的话,那么,民权运动、两性平等、环境意识等也同样是六十年运动的重要遗产。
如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成为一种特有的研究范式——“全球六十年代”。适逢1968年全球革命爆发五十周年,为加深对全球六十年代的研究,回应当今全球化时代所提出的相关议题,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拟联合美国《六十年代》(The Sixties)杂志,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上海大学举办“全球六十年代:跨国互通与全球意识”的国际学术会议。欢迎学界同仁围绕(但不限于)如下议题提交论文或组织专场讨论:
壹
地方或者跨国的视角下1968年的抗议运动
贰
第二和第三世界的1968年:“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的危机以及前殖民地国家的反对新殖民主义抗议运动
叁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切·格瓦拉、马丁·路德·金、纳尔逊∙曼德拉等
肆
不同国家的左翼人士和活动家在60年代建立的跨国网络和联系
伍
性别政治与全球六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在美国、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兴起及其与新左派的复杂关系
陆
声音与图像的重要影响:巴黎街头的涂鸦、鲍勃∙迪伦的音乐、格瓦拉的肖像等
柒
反主流文化与激进政治:嬉皮士运动,情境国际等
捌
1968年全球革命的遗产和继承者:福利制国家的解体以及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新的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崛起
请有意参会的学者于2018年9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会议论文的全文和摘要(不低于250字)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global1968@163.com。大会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通过者再另发邀请函。本次会议结束后大会组委会将邀请部分作者对与会论文进行修改,最后以专著或期刊论文的方式加以发表。本次大会的工作语言为英文,不收取任何会务费。参会者交通费自理,会议期间的食宿由主办方承担。
会议联系人:
谢晓啸 xiaoxiaoxie@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