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创建时间:  2020-05-22     浏览次数:


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0-05-22 15:26:38 作者:樊丽萍 张鹏

微信图片_20200522132425.png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国际上要形成影响力,具有话语权,需建设向国际社会传达的平台和载体,创建外文学术网站和外文学术期刊势在必行。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提交提案,呼呼进一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他呼吁,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学科学术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要根据国别和区域的语言特点,遴选相应语种的学术期刊作为评价参考。

将外文学术网站、外文期刊纳入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

这给国内哲学社会学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郭长刚仍然表示担忧,他说,目前国内高校、学术机构、智库等在申请、运营外文学术网站、外文学术期刊方面受到的限制太多。他建议,主管部门相互协同,出台有效的便利或支持政策。在教育部的评价体系(如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等)中也应把外文学术网站、外文期刊等如同理工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一样,作为重要的“支撑平台”纳入评估指标体系。

今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过度追求SCI、ESI相关指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非常及时和有意义。

郭长刚说,与理工科争先恐后把研究成果拿到国外SCI期刊去发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哲学社会学科领域能够在国际SSCI、A&H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还非常有限,发表SSCI论文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大,因此,人文社科领域还不存在“唯SSCI”或“唯A&HCI”论文的问题,而是如何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提高产出,尽快形成发表此类国际刊物论文能力的问题。

郭长刚还建议,对国内哲学社会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远不应仅局限于SSCI和A&HCI期刊论文,因为这两类期刊都是以英文期刊为主的,广大拉丁美洲地区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世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语世界等的学术期刊都未被纳入SSCI或A&HCI期刊系统。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学科学术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除SSCI、A&HCI之外,要根据国别和区域的语言特点,遴选相应语种的学术期刊作为评价参考。

另外,在目前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中,对外文著作、收入国外出版的外文论文集文章等,基本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为例,外文学术成果除统计SSCI、A&HCI论文以及外文著作外,其他以外文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都没有被纳入评估指标。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构建中国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在文化软实力和价值引领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走出去,我们的评价体系需要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支持。”郭长刚说。

作者:樊丽萍 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zt2020qglh/20200522/349522.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一条:【参政议政】​郭长刚委员:​让学术进一步服务公共外交

下一条:【新闻评论】郎荣吉博士在印度媒体发表关于新冠疫情的时评文章


【参政议政】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创建时间:  2020-05-22     浏览次数:


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0-05-22 15:26:38 作者:樊丽萍 张鹏

微信图片_20200522132425.png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国际上要形成影响力,具有话语权,需建设向国际社会传达的平台和载体,创建外文学术网站和外文学术期刊势在必行。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提交提案,呼呼进一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他呼吁,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学科学术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要根据国别和区域的语言特点,遴选相应语种的学术期刊作为评价参考。

将外文学术网站、外文期刊纳入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

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

这给国内哲学社会学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郭长刚仍然表示担忧,他说,目前国内高校、学术机构、智库等在申请、运营外文学术网站、外文学术期刊方面受到的限制太多。他建议,主管部门相互协同,出台有效的便利或支持政策。在教育部的评价体系(如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等)中也应把外文学术网站、外文期刊等如同理工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一样,作为重要的“支撑平台”纳入评估指标体系。

今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过度追求SCI、ESI相关指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非常及时和有意义。

郭长刚说,与理工科争先恐后把研究成果拿到国外SCI期刊去发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哲学社会学科领域能够在国际SSCI、A&H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还非常有限,发表SSCI论文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大,因此,人文社科领域还不存在“唯SSCI”或“唯A&HCI”论文的问题,而是如何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提高产出,尽快形成发表此类国际刊物论文能力的问题。

郭长刚还建议,对国内哲学社会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远不应仅局限于SSCI和A&HCI期刊论文,因为这两类期刊都是以英文期刊为主的,广大拉丁美洲地区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世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语世界等的学术期刊都未被纳入SSCI或A&HCI期刊系统。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学科学术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除SSCI、A&HCI之外,要根据国别和区域的语言特点,遴选相应语种的学术期刊作为评价参考。

另外,在目前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中,对外文著作、收入国外出版的外文论文集文章等,基本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以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为例,外文学术成果除统计SSCI、A&HCI论文以及外文著作外,其他以外文发表的学术成果基本都没有被纳入评估指标。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构建中国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中国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在文化软实力和价值引领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走出去,我们的评价体系需要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支持。”郭长刚说。

作者:樊丽萍 张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樊丽萍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zt2020qglh/20200522/349522.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一条:【参政议政】​郭长刚委员:​让学术进一步服务公共外交

下一条:【新闻评论】郎荣吉博士在印度媒体发表关于新冠疫情的时评文章